prompt: 我在学习深度学习,学习过程中对一些公式理解不够,请你给按照神经网络分类梳理出核心公式,并输出解析帮助我理解
answer:
好的,很高兴能帮助你学习深度学习。下面我将按照神经网络的分类,梳理出核心公式,并给出详细解析。
1. 感知机 (Perceptron)
公式:
- $z = w ⋅ x + b$
- $a = σ(z)$
解析:
- $x$: 输入特征向量 (input feature vector)
- $w$: 权重向量 (weight vector)
- $b$: 偏置 (bias)
- $z$: 线性组合,也称为加权和 (weighted sum)
- $σ$: 激活函数 (activation function),例如阶跃函数 (step function)、Sigmoid 函数等。
- $a$: 感知机的输出 (output)
理解: 感知机是神经网络的最基本单元。它接收输入特征,通过权重和偏置进行线性组合,然后通过激活函数将结果转化为输出。权重和偏置决定了感知机对不同特征的重视程度和整体输出的偏移。
2. 多层感知机 (Multilayer Perceptron, MLP)
公式:
- $z^(l) = W^(l) a^(l-1) + b^(l)$
- $a^(l) = σ(z^(l))$
解析:
- $l$: 第 l 层 (layer)
- $a^(l-1)$: 第 l-1 层的输出 (input to layer l)
- $W^(l)$: 第 l 层的权重矩阵 (weight matrix)
- $b^(l)$: 第 l 层的偏置向量 (bias vector)
- $z^(l)$: 第 l 层的线性组合
- $σ$: 激活函数,例如 Sigmoid, ReLU, Tanh 等
- $a^(l)$: 第 l 层的输出
理解: MLP 是由多个全连接层组成的神经网络。每一层接收前一层的输出作为输入,进行线性组合和激活函数处理,然后将结果传递到下一层。通过多层结构,MLP 可以学习到复杂的非线性关系。
3. 卷积神经网络 (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, CNN)
卷积层 (Convolutional Layer)
- $a^(l) = σ(z^(l))$
- $z^(l) = W^(l) * x^(l-1) + b^(l)$
- $*$:卷积操作
池化层 (Pooling Layer)
- $a^(l) = f(x^(l))$
- $f()$:池化函数,例如最大池化 (max pooling) 或平均池化 (average pooling)
解析:
- $x^(l-1)$: 第 l-1 层的输入 (通常是图像)
- $W^(l)$: 第 l 层的卷积核 (kernel)
- $b^(l)$: 第 l 层的偏置
- $z^(l)$: 卷积层的线性组合
- $σ$: 激活函数
- $a^(l)$: 卷积层的输出 (特征图)
- 池化层通过减少特征图的尺寸来降低计算量和防止过拟合。
理解: CNN 专门用于处理图像数据。卷积层通过卷积核提取图像的局部特征,池化层减少特征图的维度。通过多层卷积和池化,CNN 可以学习到图像的层次化表示。
4. 循环神经网络 (Recurrent Neural Network, RNN)
公式:
- $h_t = σ(W_hh * h_{t-1} + W_xh * x_t + b_h)$
- $y_t = σ(W_hy * h_t + b_y)$
解析:
- $x_t$: 时间步 t 的输入
- $h_t$: 时间步 t 的隐藏状态 (hidden state)
- $y_t$: 时间步 t 的输出
- $W_hh$: 隐藏状态到隐藏状态的权重矩阵
- $W_xh$: 输入到隐藏状态的权重矩阵
- $W_hy$: 隐藏状态到输出的权重矩阵
- $b_h$: 隐藏状态的偏置
- $b_y$: 输出的偏置
- $σ$: 激活函数
理解: RNN 专门用于处理序列数据,例如文本、语音等。RNN 通过隐藏状态来记忆过去的序列信息,并将这些信息用于当前时刻的输出。
5. 长短期记忆网络 (Long Short-Term Memory, LSTM)
公式 (简化版):
- $f_t = σ(W_f * [h_{t-1}, x_t] + b_f)$ (遗忘门)
- $i_t = σ(W_i * [h_{t-1}, x_t] + b_i)$ (输入门)
- $C_t = f_t * C_{t-1} + i_t * tanh(W_C * [h_{t-1}, x_t] + b_C)$ (单元状态)
- $o_t = σ(W_o * [h_{t-1}, x_t] + b_o)$ (输出门)
- $h_t = o_t * tanh(C_t)$
解析:
- $x_t$: 时间步 t 的输入
- $h_t$: 时间步 t 的隐藏状态
- $C_t$: 时间步 t 的单元状态 (cell state)
- $f_t$, $i_t$, $o_t$: 遗忘门、输入门、输出门
- $W_*$: 权重矩阵
- $b_*$: 偏置向量
- $σ$: Sigmoid 激活函数
- $tanh$: 双曲正切激活函数
理解: LSTM 是 RNN 的一种变体,旨在解决 RNN 的梯度消失问题。LSTM 通过引入单元状态和门机制来控制信息的流动,从而更好地记忆长期依赖关系。
6. 注意力机制 (Attention Mechanism)
公式:
- $e_{ti} = a(s_{t-1}, h_i)$ (计算注意力权重)
- $α_{ti} = softmax(e_{ti})$ (归一化注意力权重)
- $c_t = Σ(α_{ti} * h_i)$ (计算上下文向量)
解析:
- $s_{t-1}$: 解码器在时间步 t-1 的隐藏状态
- $h_i$: 编码器在时间步 i 的隐藏状态
- $a()$: 对齐函数 (alignment function)
- $softmax()$: 归一化函数
- $c_t$: 上下文向量 (context vector)
理解: 注意力机制允许模型在处理序列数据时关注不同的部分。通过计算每个输入元素与当前输出相关的程度,模型可以为每个输入元素分配不同的权重,从而更好地捕捉序列中的重要信息。
一些补充说明:
- 损失函数 (Loss Function): 用来衡量模型的预测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距。常见的损失函数包括均方误差 (Mean Squared Error)、交叉熵 (Cross Entropy) 等。
- 优化器 (Optimizer): 用来更新模型参数,以最小化损失函数。常见的优化器包括梯度下降 (Gradient Descent)、Adam 等。
- 反向传播 (Backpropagation): 一种计算梯度的方法,用于更新模型参数。
希望这些公式和解析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深度学习。学习过程中,多做实验,多实践,才能真正掌握这些知识。
转载请注明来源,欢迎对文章中的引用来源进行考证,欢迎指出任何有错误或不够清晰的表达。可以在下面评论区评论,也可以邮件至 1056615746@qq.com